阅读历史 |

七十年代之千里嫁夫[穿书] 第36(2 / 3)

加入书签

本来是在国营饭店做厨子的,也不知道叫啥名字,谁也不来往,整天就闷头干活,只知道姓韩,大家伙儿都叫他老韩头听说得罪了人,被人带了帽子,下放到这边农场里的,汪旅无意中发现他手艺好,就给带回来了,不过他不是军人,再加上身份不干净,干同样的活,没有工资,只能混个饭饱,不过已经比他在农场里挨饿受冻强上不少了,起码能活下去。”说到最后,田雨的语气又唏嘘起来。

田宓不知道姐姐是唏嘘韩老头可怜,还是唏嘘时代的艰难:

“这汪旅不怕被人举报吗?”她在努力适应这个时代,以现在的大环境来看,汪旅被小人举报的可能性很高,毕竟哪个环境中,都有人品堪忧的存在。

“怕啥?这事打了报告的,为了让战士们能吃的好一点,又不是什么错事。”田雨在这里生活久了,不自觉就有了归属感:

“汪旅是个值得尊敬的军人,别看他级别高,工资高,但除了保证了家人的温饱,其余都补贴给了需要帮助的战士,或者那些个牺牲了的战士们的家属,今天你家两块,后天他家三块的,口袋里就没存住过钱,不止汪旅,你姐夫也是,反正每个月,我都要拿出去几块钱,偶尔多了,还会有十几块的,这个没办法,大家都不容易,很多都活不下去了,能帮就帮一点,但再多也没有,谁家不要过日子呢”

话题过于沉重,田宓明白大姐是在有告诉她,跟娄路回在一起,将来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。

其实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她不反对做好事,就当为自己积德了。

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,是至理名言。

但得有个度!

“哎!来了!来了!跑过来了!看看能不能找到老陈!”就在田宓陷入沉思时,手臂突然被推了下,再然后就听到了大姐兴奋的声音。

她下意识抬头,乌压压的一群人,不知道什么时候,已经出现在了离她们几米远的位置。

田宓没看到姐夫,却第一眼就看见了娄路回。

无他,身高占了太大的优势了,再加上他跟在最外围,田宓猜,眼前的这些军人,应该都是一团的。

娄路回也见到了她,其实他们根本就看不清对方的容貌,但错身时,他们默契的弯了下眉眼。

在零下近30度的气温里,隐隐绰绰的白雾遮挡下,每个人的露出的眉毛与睫毛、甚至胡茬上都沾染上了霜雪,呼吸间,更是缭绕的冒着白气。

但那些板正的身形,整齐的步伐,嘹亮的嗓音,还是形成了一抹惊艳的画面。

那是力量的象征!!

陈寻跟陈兆端着早饭回来的时候,已经是早上六点半了。

与兄弟俩一起回来的,还有陈刚与娄路回。

“今天怎么能买到这么多馒头?”田雨接过大儿子手里的簸箕,发现里面居然有十几个馒头。

闻言,将装有稀饭的陶锅放进厨房加热的陈刚探头朗笑:“这些可是老娄的心意,他一大早就跑去炊事班订了。”

至于这么一大早的心意为了哪般,不用言明,大家伙儿心里也门清。

果然,田雨这个做大姐的,看向娄路回的眼神就更欢喜了,颇有几分丈母娘看女婿的意味。

而田宓则下意识的仰头,正巧男人也看了过来。

两厢对视几秒,然后又同时移开。

相较于男人的不好意思,田宓更多的是心虚一个小时前,她还为了一群男人不惧风雪、‘顶风作案’来着。

罪过罪过!

松软、雪白、美味。

老韩头的馒头不负盛名,田宓甚至有种错觉,错觉入口的美味馒头里是不是掺了牛奶,不然怎么会有一股奶香味?

她想,再过几年的,等形式明朗后,就凭这蒸馒头的手艺,这位韩姓大师傅的日子也不会差。

饭后,男人们去了部队,小朋友们上学,田宓则陪着大姐洗衣服。

当然,更多的时候,大家都会挨到洗澡的时候,在澡堂里洗衣服,那个方便又暖和。

田雨现在洗的是每天换下来的贴身衣服,家里人都爱干净,哪怕不能天天洗澡,也要在睡觉前简单擦一下,擦过了就得换里面的衣服。

但这年头布票都是定量的,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衣服,所以换下来第二天必须立马洗干净,就这还经常接不上穿。

这都算条件顶好的,才有机会‘矫情’,很多人家条件不好,一个冬天不洗澡,全家公用一条裤子的也不少见。

田雨将皂荚敲碎了放在桶里和着水搅拌,然后又将衣服浸泡进去,她擦了手上的水,又带着妹妹去外面雪堆里翻中午要吃的肉。

以前家里条件再是不错,一个星期也没有连续吃肉的,但前两天丈夫跟娄团两人不知道在哪个老乡那边买了一整头羊,趁着天黑,用麻袋拎了回来,都是剁好的。

怎么说呢,以前吧,娄团虽然也来家里吃饭,但很少。

现在基本就驻扎在自己家里了,还花大价钱买了肉,为了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