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27、妖族来袭(1 / 2)

加入书签

士兵继续说下去:“文宫内的才气若需使用,或配合文宝写出,如纸上谈兵,或配合口诀念出,如唇枪舌剑。诸位如今虽有文宫,但时日尚短,才气不足,只能集体做诗阵。

黄文成圣的念头滑过脑海的瞬间的确让黄十三汗毛倒竖,激灵灵地打了个哆嗦。但紧接着,他就意识到这对眼下的困境是于事无补的,他的黄文知名度就跟眼前这群人的文宫一样,“时日尚短,才气不足”。

诗阵,倒不是第一次听人提及了。

内河河畔,黄十三一行被蛇妖追击,便是一群书生豁出性命的诗阵,帮助他们从蛇妖的围剿中脱险的。

士兵指着挂起来的《自题小像》:“这首战诗便是诗阵成阵的口诀,请大家谨记。”

之后,士兵便讲解起《自题小像》的含义来,因在场的人良莠不齐,士兵讲解得极为细致。先逐字教授文字,再逐句教授主要内容,最后讲解了整首诗的中心思想,果然跟黄十三理解的差不多。

完成讲解之后,士兵将众人分给了不同的士兵带领。

黄十三跟杜若飞分在一处,统共八人,跟着一名皮肤黝黑的兵卒往外走。

从营帐出来,可以看见外面来避祸的同族更多,不少人都带了伤,哭泣声此起彼伏。

黄十三下意识瞧了瞧天空,觉得那浓烟翻滚的火光更近了。

“造孽哦,烧了,全烧没了,也没人救火。”同行的一名青年拍着大腿。

另外一名中年人也是愁眉苦脸:“谁救,谁能去救,又谁敢去救?你没听见说呢么?守城门的兵都不够,妖族随时会冲过来,等妖族来了,人都没了,更何况东西?”

这话说得士气更是低迷,黄十三又担心起菀娘的安危来,也不知道东北两门的情形会不会比这边好些。

外面的百姓似是知道他们是出去抵御妖族的,虽然是临时征召的,但仍投来了希翼的目光。

那说话的两人渐渐察觉了周围的目光,他们不过是普通人,从未被人这样瞧过,先是下意识佝偻着,想把身体缩得小些,避开人们的注视,后面渐渐省过味来。

“都把背挺直了,我们是去打妖族的,让大家看看我们的精气神。”

这样说着,一行人都把头昂了起来,无论如何,士气总算好了些。

那皮肤黝黑的兵卒将一行人带到一处屋舍前:“我姓黑,你们可以管我叫大黑,或者拾长。从现在起,我们吃住行都在一处,有事打报告,就算是拉屎撒尿都得打报告,谁擅离就以逃兵论处。”

听大黑让大家叫他拾长,黄十三才意识到征召的八人加上大黑,是一个不满编的十人小队。

训完话,大黑让一行人在屋舍前坐下,一人发了一个窝头,算是当晚的夜宵。

只有窝头没有水,黄十三啃了两口,胸口又痛起来,便吃不下去了。见杜若飞盯着自己,心知他那么大的吨位,一个窝头肯定是不够的,便将剩的大半个递给他:“你吃吧,我不饿。”

杜若飞也不客气,边啃边问:“裴浩瀚呢?他跟你不是焦不离孟的吗?”

黄十三摇头:“妖祸来得突然,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。”

杜若飞又安慰起黄十三来:“裴家那样的门第,有的是法子,活着总是肯定的。”

黄十三也觉得裴家小公子通身的气运加持,没那么容易见阎王:“就是不知道人现在在哪儿。”

“说起来,你可看了裴浩瀚书斋出的《西游记》?”

黄十三心下打了个突:“没看,但听他提了一嘴。”

杜若飞口若悬河起来:“你真该看看,写得极是精彩,虽然有人抨击书中内容长妖族志气,灭人族威风,但我认为那都是无稽之谈。书中想象新奇,用词瑰丽,是登峰造极的神魔之作。”

黄十三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:“好,回头得空便看看。”

杜若飞还叮嘱:“切记,一定要看裴浩瀚书斋出的《西游记》,可千万别去葳蕤书轩买。”

黄十三越发小心翼翼了:“我省得了。”

其他的人也有聊天的,但不如黄十三和杜若飞先前认识,聊不了两句便要抱怨起妖族残暴来,搞得气氛凄风苦雨尽是忧愁,只那叫大黑的拾长并不参与,径自望着天空。

大黑目不转睛地盯着天空,看得极为专注,杜若飞忍不住凑上去:“拾长,你在看什么?”

大黑没有回头:“看时机。”

这话说的不明不白,杜若飞自然是半懂不懂,只是也顺着大黑的目光看去。

先前黄十三见过的浓烟翻滚的暗红火光没有更近,在几十米开外的地方停住。只是烧得更旺了,火光映亮了天,又被翻滚的浓烟遮住,空气里都飞溅的火星子,一股木头被焚烧的焦香热浪。

大黑的目光就一直定定地望着那火光。

黄十三也跟着不明所以地看,看着看着,竟睡了过去。

醒的时候已经是早上,大黑去领了早饭,将众人推醒分发,仍是一人一个窝头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