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九十四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边一缕乌发,在他的耳垂上印下轻轻一吻,温柔说道:“二公子,你饶了我吧,今晚真不行了。”

秦守晏感到李代嘉那柔软的亲吻,不禁耳朵发烫,心思又活络了起来,抬起头说道:“好嘉儿,你说什么就是什么,我不折腾你了,咱们有的是其他法子好好亲热。”

他爬起身来,扯开老虎皮,覆在李代嘉身上,笑道:“你是母老虎,我是公老虎,公老虎要跟母老虎打架了。”

李代嘉笑着探出头来,说道:“什么老虎打架?你胡说什么呢?”

秦守晏展颜一笑,端丽容颜风流无双。

他低头钻进虎皮底下,将李代嘉抱入怀中,果然是一夜温存,春意无限。

却说这一夜,旭真公主久久不见属下回来,派人出去打听,得知是被将军府扣住之后,大怒之下,再派人马出击。

将军府亲兵谨遵军令,在京城中一夜奔忙,弹压得公主府无处下手。

翌日清晨,城中百姓一走出家门,便看到全城贴满将军府的告示,福吉公主出家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。

人们昨日才看到秦大将军热热闹闹迎娶福吉公主,今日福吉公主居然做了道姑,当真是世事难料,无奇不有。

达官权贵之中,又有不少人去了将军府喝喜酒,回想起福吉公主给秦老将军磕头时那般不情不愿的模样,人人都明白过来,原来将军和公主早就说好了出家事宜,公主并不准备在将军府多做停留,难怪她懒得磕头了。

不管外界流言,将军府仍将福吉公主视为将军夫人,公主名讳入了秦家族谱。将军府又借小皇帝之名下了一旨圣谕,将秦克阵正式封为皇室宗亲。

旭真公主失了先机,气得捶胸顿足,欲再去王涟府中求教李真尚,王涟却得了将军府命令,再也不准许她探望仁亲王。

旭真公主无可奈何,又派遣府中门客在城中权贵圈子内煽动人心,说福吉公主和秦克阵才做了一天的夫妻,秦克阵哪里算是驸马爷?又有什么脸面自诩皇室成员?

公主府众门客巧舌如簧,善于煽动,朝中又多有人看不惯将军府,倒也闹得人心浮动,不必多提。

又说小皇帝李代嘉被困在将军府中,将军府对外宣称小皇帝来喝喜酒,不甚感染了风寒,因此停留在将军府中疗养。

消息传回禁宫,太后朱映眉大为光火,三番五次下令放人,将军府都视若无睹。

朝中文武百官知道此事,都是惴惴不安,知道秦克阵是把小皇帝囚禁起来了。

龙椅空悬,一切朝政皆交到将军府中。

秦克阵每日代皇帝主持早朝,朝中大臣每每遇到要紧机务,都是直奔将军府禀告。少数官吏有心巴结秦克阵,更是有事没事要去将军府请安。

自秦克阵夺权以来,朝中官员递交的奏折都先传去将军府,秦克阵阅览无误之后,再由小皇帝御笔签批。如今小皇帝住进了将军府,连御审的流程都免去了。

将军府俨然变作了禁宫,禁宫则变作了空架子。

李代嘉在将军府住了小半个月,苦苦寻求脱身机会,始终不得,心中实是憋闷难言。

这一日,秦克阵传秦守晏去书房议事,秦守晏舍不得李代嘉,将其一并带往。

将军府严密提防小皇帝参政,李代嘉进不去书房,秦守晏便独自进去,独留李代嘉在外间喝茶。

正在等待秦守晏之时,忽然听到侧厢房传来人声,李代嘉忍不住放下茶杯,前去窥看。

恰好侧厢房的窗户半开未开,李代嘉从窗缝中瞧去,只见厢房中陈设素雅,整洁有序,主位上坐着一名武官,脸黑如漆,宽肩阔膀,正是秦家家臣都尉刘遐。

刘遐手中攥着一叠文稿,正在冲面前一名文官大发脾气。

那文官乌帽朱衣,却是翰林学士宋疏云!

李代嘉心中一动,宋大人怎么来了将军府?于是睁大眼睛,默默窥视。

只见都尉刘遐将文稿一页页翻过去,满口净是挑刺谩骂,将其贬低得一文不值。

宋疏云立在下首,面不改色,说道:“大将军前些日子就命令下官草拟圣旨,下官早早拟好了,大将军却不接见,只派都尉大人来见。都尉大人又总说下官这圣旨写得不好,到底哪里不好,却也没有明示。下官已反反复复改了五回,都尉大人仍是不满意,不知大将军有没有空闲亲自指教?”

刘遐把左足架到右膝上,斜眼看着宋疏云,说道:“大将军日理万机,哪里有空管你芝麻绿豆点大的破事?我说你写得不好,那就是大将军的意思,你还不服气么?”

宋疏云道:“不敢!只是下官愚钝鄙薄,这圣旨到底哪里拟得不好,还得请都尉大人明明白白指点出来,下官也好对症下药。”

刘遐晃了晃脑袋,大喇喇说道:“老子也说不上你写得哪里不好,就是不顺眼,大大的不顺眼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