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(1 / 4)
家庭矛盾
老村长的步伐很轻快,只是他可能照顾我们是城里来的人,故意放慢了脚步。老村长告诉我们,村中的始祖虽然是王编修,可好多人不知道王编修是谁,这几年县里开始逐步推广旅游业,找了几个县文化站的人,把小汪村胡吹一气,说这儿的人都是王羲之的后裔。
偶尔来到这里的外地人还真信,因为整个村子中的人,从老人到小孩子几乎人人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,还颇有几分王羲之遗风。
我和楚雅相视一笑,从眼神中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。他们的始祖王编修是翰林学士,那时的秀才哪个不写得一手好字?王编修当年要是学了王羲之的字帖,他的后人当然也都是这个风格了。
村长家的门头确实比别人家的高大,村长在跨入门时,有些得意地告诉我们。他这间屋子可有几百年历史了,是当年王编修亲自修建的宅子,后世之人,只有小汪村的族长才可以住入这里。
虽然村长家的宅子特别气派,可四周的也都古色古香,不见得逊色多少。我迟疑了一下问村长道:“村长,我有个事想请教一下,不知道会不会太冒昧?”
“年轻人,有什么要问的,一会再说。闻到饭菜香了吧?我家老太婆应该做好饭了。咱们边吃边聊,老夫也陪你们喝口酒。今天这儿没来客人,就你们俩,不用拘束。”
胖哥正好啃着一根玉米出来,看到村长,他大声道:“村长,不止他俩,还有我呢!只不过我们三个是一起来的,刚才厨房,听到老奶奶说你回来了,我赶紧出来给您老施个礼。”
村长的笑容更灿烂了,乐呵呵地道:“哎呀!今天真是贵客临门,来的三位都是这么知书达礼的年轻人,真是难得啊!痛快!痛快!”
屋子里一位老奶奶也端着菜盆走了出来,她应该就是村长嘴里的“老太婆”,其实就是村长的老伴。
我们的行李都不见了,看样子先来的胖哥已经安顿好了房间,早就都搬进去了。
村长家的大门进来就是一口天井,我们就餐的地方,脚边还有一间屋子大小的水池。这布设真让人惊叹,池子中的数十条大鱼悠闲地游来游去,把我看得快醉了。
胖哥剥了几粒玉米扔进了水池,原来安静的水池突然沸腾了起来,一大群大鱼在争抢玉米粒,比公园中鲤鱼抢食壮观多了。
楚雅埋怨道:“胖哥,你怎么能这样?不要贪好玩,你瞧这水池的水多清澈,你乱扔食物可别弄脏了。”
村长老婆立即大声道:“不碍事,不碍事。这池本就是活水,我们也不特意喂鱼儿,都是吃完了饭把残羹剩饭倒进池去喂它们的。最大的那条可养了几十年,还是我小儿子出生那天投养的。”
村长脸色一沉:“老太婆,你提那小畜生干什么?我们王家没这样的人。”
进入村长家,除了他老夫妻俩,我们没见到有其他人。老村长的话,肯定是他们的小儿子和他俩关系没相处好。
村长训完他老婆,抓过一大瓶药酒,打开盖子给我们面前几只杯子全都满上了。
刚才的不愉快立即让村长的热情打消了,两杯药酒过后,我瞧着墙上挂着的照片,指着照片上一张年轻人的照片问道:“村长,这位就是您儿子吧?好英俊潇洒的。”
村长得意地道:“这是我大儿子,那是他年轻时的照片,现在可也老喽!这小子有出息,现在是浙大的教授了。唉,就是他太忙了,已经有两年没回家了。”
药酒的劲真足,我有点不适应,有点醉意了,脱口而出道:“大儿子不能在家尽孝么,不还有其他儿子吗?怎么没见他们?”
村长这时酒多了,话头更健了。他神情自豪地说道:“老夫一共生了三个儿子,大儿子当了教授,二儿子去当兵了,现在也是团级干部了,村子中的人都好羡慕的。”
胖哥不知趣地问道:“那您刚才骂的小儿子呢?他没读书,在家种田,所以您老恨铁不成钢吧?”
村长的脸色又阴了下来,恨恨地说道:“莫说那个小畜生了!老大老二都很有出息!只怪老太婆生了小畜生后太溺爱他,从小就护着他不让我好好管教。唉,这小畜生书不像他两个哥哥,不肯读书,从小就喜欢偷鸡摸狗。后来这小畜生去了外地,说是闯世界去了。没想到前年回来了,两手空空,还学了不少坏毛病。唉,现在是新社会了,要是在过去,我还不得在宗祠里召集族人,把这小畜生当众逐出我们王家啊?这个不孝之子,简直就是老夫这辈子的耻辱。”
我赶紧戳了胖哥一下,避开了这个令人不快的话题。老村长告诉我们,村子中的人大多懂点文墨,这几年从村中走出去的“秀才”可多了。留在村中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,实在没出息的人,也都外出打工去了。
“好香!家里来客人啦?”一个声音从门口传了进来。
我们停住了手中的筷子,不约而同地瞧向门口。
门口进来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长得眉清目秀,简直是一表人才。
“没你的事,给我滚到后面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