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二十三章:起浪(2 / 3)

加入书签

婉转,一直领着她到了凌霄寺。

茉莉芬芳,树下有一人徘徊。

竟是,很久未见的萧胥。

***

十六日朝堂之上,十分热闹。

林尚书大婚一事,那日婚宴上多数官勋贵爵都悉数到场,场面之大,几年所未有。

按照后梁风俗,凡大婚者可免去当值三日,免于政务,这是难得的福泽,林无隅却并未遵循,未休婚假,十六日卯时晨起,按时上朝。

诸官免不了一番寒暄,既夸赞林无隅勤于政务,又调侃他疏于儿女情长,如何与妻室交代。

林无隅毫无半点被调侃的不适,回得滴水不漏,字字平和。

然西凉之事未平,无隅不能有半分松懈,家妻虽处内室,同样记挂边防大事,今日只是例行上朝而已,实在担不起诸位夸赞。

此语一出,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如今近在眼前的西凉内乱。

西凉地处后梁以北,地广人稀,内划三部,分为喀峰、启昭、祝三族。喀峰、启昭皆为西凉本土所有,祝氏则是战乱之时,后梁一支北上逃难,与二族通婚繁衍而来。

在贞徽二十五年以前,三部一统,为喀峰一族所领。

与后梁互尊互敬,通商通教,本是睦邻友好之势,却不料启昭一族始终不满与后梁平起平坐的局面,多次派人扰境,抢掠平民,制造骚乱。

后梁却无法讨要说法。

西凉土地瘠薄难以耕种,每逢严寒酷暑,常有牧民因饥饿困苦越境抢粮。

后梁只能派军镇压,却无法根治难民骚扰。

这在外交上算不得什么值得大动干戈的大事,可年年如此,再有启昭一族别有用心借题发挥,后梁也无法一忍再忍。

贞徽二十九年,赵敏领命镇守羲和关。

赵敏是有名的好战分子,面对启昭骚扰,赵敏无所畏惧,领兵直指西凉都城,以雷霆之势速攻,迟则生变。

他本意并不是攻城,只想彰显国威,解决启昭后患,令他们不敢越境,却不知此一招正中启昭下怀,喀峰见后梁起兵,也不顾往日情面,下令迎战。

西凉骑兵之雄,又颇具地势之优,命中注定,这是一番苦战。

两年过去,各有损伤,却仍未出胜负。

直到前些日子,西凉陡然内乱,才让事情出现转机。

此日,朝堂之上。

王长安身边几个兵部大臣,眉间紧蹙,相谈道:

殊柏城如今困难,兵报来禀,情况不容乐观。

赵将军独守羲和关已有两年,孤军奋战,如今西凉内乱,才有了喘息的余地,也不知依太子之见,应当拍谁前去增援,将西凉一举拿下。

增援?如今这朝中还有谁能担此重任,哦,倒有个裴照川,万夜营在他手里,倒是不容小觑,或许值得一试。

裴照川...呵,简直有辱裴家门楣,看看他在前线打的仗,次次险胜,伤敌一千,也要自损八百......

话音之外,皆是鄙夷。

不算裴照川,那命谁去,仇红么?

仇红的名字一出口,几人纷纷哑然,互看几眼后,才有一浅色官服的人说道:

仇红?诸位,如今时过境迁,谁还能寄希望于仇红?才过而立之年,正是当打之时,天天推脱,连朝都不上,说养病,一养就养了四年,这是什么道理?奈何梁帝宽厚,太子也敬她颜面,这可就苦了北境老百姓......

说话的人名程超,昔年进士,今日尚书右丞,模样中规中矩,话却处处带刺。

众人面面相觑,只觉这话情绪过盛,不知如何接上。

可他的话确实在挑不出什么明显的错处来。

仇红赋闲避政,不问朝堂,这是众人皆知的事,仇红自七年前回京,那是众望所归,京城百官都期待着那久负盛名的战场杀神,能回京中做出一番事业,要不是整顿禁军,要不就是替各藩王练兵,壮大后备。

却没想到,仇红只是在朝堂领了三年闲职,除了监考两年武举以外,几乎没有什么建树,兵部、御林军请她前去教学,她也总是一再推脱,称病不见。

一晃七年,她就这么游手好闲,凭着旧日的功勋和荣耀消极怠工,偏偏梁帝仁厚,对她一向宽容,他们在朝官员,是一点不敢明说。

有一人思索半晌,斟酌道: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再怎么说,那可是仇红仇将军,若她愿意领兵,那必然还是......

话被打断,仍是方才义正言辞的程超,仇红,她隐退之心根本不藏,看看她回京以后悠闲懒散,还有几分从前沙场点兵的样子?终究还是一介女流,受不了战场严酷。

末了,想起什么,压低声音补充道:诸位有所不知,当年赵将军出京赴羲和关之前,是专程来请过仇红的。

此言一出,众人皆是一惊。

竟有这事?

赵敏出军之前,京中已有风声,黎民百姓本来就对西凉蛮夷之举怨声载道,奈何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